生醫材料論壇暨第十屆低場核磁共振研討會(生物醫學材料專場)召開
更新時間:2018-11-07 點擊次數:9236次
今天,生醫材料論壇暨第十屆低場核磁共振研討會(生物醫學材料專場)在寧波召開 | 2018年11月6日上午,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會議廳,生物醫學材料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生物醫學材料專場)召開,來自美國、俄羅斯以及國內生物醫學領域的ding級專家、教授、學者代表共計120余位參加本次會議。會議以“大健康時代的生物醫學材料和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為主題,在場的生物醫學材料和低場核磁共振領域內的各方工程師、科學家、技術專家等展開深入交流,探討生物醫學材料的科研進展,推動人類大健康、醫療在我國的發展,提高我國醫學研究及治療的水平。 | | ▲嘉賓云集的生物醫學材料論壇暨第十屆低場核磁會議 |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資助,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核磁共振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承辦,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紐邁分析)、寧波德泰中研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協辦。 | 開幕致辭 | 吳愛國研究員主持本次會議的開幕式 |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研究員 吳愛國 |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書記李潤偉開幕致辭,首先代表承辦方——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歡迎參加本次會議的國內外來賓,希望大家借助這次會議提供的平臺,不斷加強溝通、分享各自的見解,互相學習、促進合作,為大健康時代下生物醫學材料的研究開發以及疾病診斷治療做出貢獻。 | | ▲中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書記 李潤偉 | 核磁共振分析儀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紐邁分析副總經理張英力代表主辦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張英力致開幕詞,首先代表核磁共振分析儀器專業委員會向不遠千里甚至越過重洋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承辦單位和協辦單位為本次大會的組織、籌備表示由衷的感謝,并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 | ▲核磁共振分析儀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張英力 | 大會報告 | 來自俄羅斯科學院有機元素化合物研究所的Vladimir Bregadze 教授現場做報告。 | | ▲Vladimir Bregadze 教授 報告題目: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for Cancer |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教授 陳學思 報告題目: A Self-Amplification Drug Delivery Platform by 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 for Targeted Tumor Therapy |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教授 陳小元 報告題目:Supramolecular Cancer Nanotheranostics | |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 崔大祥 報告題目:Gd 離子誘導自組裝體基礎上的三模態成像指導的腫瘤治療 | 崔教授團隊一直致力于研究靶向影像與治療一體化的多功能納米探針的研制與初步應用的相關研究,并于今年5月在納米領域ding級期刊《ACS Nano》發表論文。 | |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侯仰龍 報告題目:基于多功能納米顆粒的刺激響應型影像導向腫瘤診治 | 侯教授團隊主要從事多功能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納米生物醫學與能源領域的應用探索研究。發展了單分散磁性納米材料的通用制備方法,探索了磁性納米顆粒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的應用;設計制備了若干納米結構雜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鋰電池電極等。 | |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 教授 Narayan S. Hosmane Northern 報告題目:Dendritic and Nanostructured Boron and Carbon Compounds for Cancer Therapy | | ▲生物醫學材料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生物醫學材料專場)會場 | | ▲參會代表認真聽取報告 | 紐邁產品及技術展示 | | | 作為本次會議的協辦單位,紐邁分析攜新技術快速循環變場核磁共振技術(FFC-NMR)以及由紐邁dujia代理的海外——Aspect的1.0T小動物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儀亮相本次會議,紐邁展臺上諸多領導專家駐足與紐邁工程師交流、探討。 | | | 值得期待的是,今天晚上的“紐邁之夜”歡迎晚宴上,紐邁工程師帶來題為“低場核磁及變場核磁共振技術在生物醫學的新應用”的報告,其中著重介紹紐邁的重磅技術——快速循環變場核磁共振技術(FFC-NMR)以及由紐邁獨jia代理的海外——Aspect的1.0T小動物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儀,敬請期待! | 大會精彩繼續 | 明天是主題報告和2個分論壇的報告,滿滿50余個報告,匯集浙江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四川大學、東華大學、天津大學、深圳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的重量級專家教授,從材料、腫瘤研究治療和藥物研發應用等多個維度展開了深入探討。 | |